首先由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焊接研究所等工程技术*在并开始在机械行业、航天航空、铁路等各部门进行研究移植,并于“六五”期间在机械部提出的攻关课题之一—提高机床铸件产品质量的大课题里面确定了“振动时效可行性研究”这一子课题。振动时效技术于1991年被**新技术办公室批准为国家重点推广项目,并在同年出台了JB/T5926—91《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推动了此技术的推广。1993年被国家科委列为“**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目前,我国已有大量振动时效设备投入使用,涉及领域包括机床、冶金、矿山、航空、航天、**、轻工、电力、纺织、风机、建筑、造纸等几乎所**械制造行业。随着其应用日益广泛,对其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我国科技工作者经过多年努力,在振动时效技术发展和设备研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振动时效设备从普通型发展到智能型、*型;在操作方式及数据分析上由人工手工完成发展到计算机分析处理数据;电控工艺过程自动控制并达到较佳振动时效效果。可以说在振动时效技术上我国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突破。 振动时效处理是将激振器刚性连接在被时效工件上,由控制系统控制调整激振器的频率,使工件处于共振状态,在交变应力作用下振动一定时间后,使构件的残余应力降低和均化。典型的振动时效系统如下图所示。